偃师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回复: 0

[建议讨论] 唐三藏取的什么经,唐三藏去西天取什么经文(唐僧去西天到底取得什么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9 06: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唐三藏取的什么经】:唐三藏去西天取什么经文(玄奘大师取来的真经,到底都是些什么经?),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
  • 1、唐僧去西天到底取得什么经?
  • 2、唐三藏取的什么经:唐三藏去西天取什么经文(玄奘大师取来的真经,到底都是些什么经?)1、唐僧去西天到底取得什么经?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以其融汇儒释道三大传统思想的格局与精彩纷呈的宗教世界观的文学描述在四大名著中别具一格。央视86版同名电视剧更是让小说中的诸多角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师徒四人的文学形象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远赴天竺的大雷音寺,求取经书便是整本《西游记》的故事主线。四人在故事的结尾,终于天遂人愿,求得了经书,并依据各自的修行,获得了高低不同的果位。而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吴承恩的小说取材于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唐代高僧玄奘。

    玄奘俗姓陈,是今河南开封人。自幼聪慧,年少便游历洛阳、西安与成都等地,陆续拜谒十二位僧人,先后学习《摄大乘论》《大涅槃经》《俱舍论》等佛学经典。在求学的过程中,主要有两大疑惑一直困扰着他。一是佛经翻译问题。汉译本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国内佛学研习的水平,而当时的佛经译本良莠不齐,玄奘深受其累,故而在取经回国之后,将余生的大部分心血都投身于佛经的翻译当中;二是经典阐释问题。玄奘求学期间,恰逢佛学界从学派佛教向宗派佛教的过渡时期,思想活跃,玄奘转益多师,更为深切感受到佛学界对于同一部经典的诠释常常南辕北辙,甚至歧义百出。怀着探寻真经和真义的理想,进而弥合佛学思想界的错讹与纷争,玄奘逐渐萌生出西行取经的心愿。
    由于早年受到《摄大乘论》的熏习,玄奘对于大乘瑜伽行派以及随后的法相唯识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取得真经之后,玄奘师徒便致力于相关佛典的翻译与诠释,以至于在国内形成了本土的佛学宗派——唯识宗。
    关于唯识宗的经典,有“一本十支”之说:一本是以《瑜伽师地论》为本;十支分别有《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辩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乘庄严论》《分别瑜伽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玄奘对于《三十唯识论》的译介与诠释。

    《三十唯识论》是世亲菩萨圆寂前的遗作,又称《唯识三十颂》。颂是一种梵语语体,以韵文的方式进行写作,类似中国的骈文;论则点明这三十颂的核心是唯识,并以佛教特有的因明学来论辩唯识的深义。由于三十颂文字简约,却包罗万象,涉及唯识的相、性,位,其思想幽微邻虚,异常艰涩,没有详尽的阐释,后人只能望而却步。但世亲大限将至,未能作释,这留给之后的佛学家尝试的机会,也让三十颂的诠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而言,以十大论师的阐释最为精湛,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欢喜、净月、火辨、胜友、胜子、智月。《西游记》中唐僧的西行目的地是大雷音寺,在历史上,则是印度的那烂陀寺。当时寺内的三藏法师是戒贤,戒贤师承护法,护法师承陈那,陈那则师承世亲,可见玄奘师承于十大论师之一的护法,间接延续了世亲菩萨的思想脉络;又经玄奘的高足、窥基大师的建议,以护法的诠释为纲,杂糅其余九家注疏,才成就了今日十卷本的《成唯识论》,也是当时唯识研究的泰斗之作。



    此外,玄奘取回的经书自然不止于唯识宗的经典,还包括其他大乘论、上座部经律、大众部经律等六百五十七部经典。归国后,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等地设置译场,共计译出佛教经典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并且积极投身于经典的诠释、唯识的弘法、弟子培养等活动,称为我国最伟大的高僧,当之无愧。
    2、唐三藏取的什么经:唐三藏去西天取什么经文(玄奘大师取来的真经,到底都是些什么经?)   唐三藏去西天取什么经文(玄奘大师取来的真经,到底都是些什么经?)
    西方电影随处可见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并且阐释得都非常棒。但是中国拍的片子就很少能见到把佛教文化和电影结合的比较好的。就《西游记》和《大唐玄奘》都反复出现过一句话,玄奘要“求取真经”。只不过,电视剧、电影都没能说清楚的是,这个“真经”到底是什么?
    一、佛教的“经”是什么?
    佛教有非常多的“经”,但是佛教的经典,却不止有“经”。
    通常呢,佛教的经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律、论。
    经,一般指释迦牟尼佛所讲,或者由某个大菩萨所讲、经由佛认可的内容。比如《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就都是经。
    律,记录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制定戒律的原因;
    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解释,或者对某个佛学观点的系统哲学论述。比如常见的《大乘起信论》、《中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经、律、论,合称“三藏”。三藏经典十分浩瀚。在佛教中,如果某个僧人把经、律、论都搞精通了,那就非常厉害了,就被称作“三藏法师”。玄奘法师,就是一位三藏都通的“三藏法师”。
    那么,玄奘法师口中所说的“真经”,其实是泛指,强调佛教的梵文经典,经、律、论三藏都包含在内的。
    二、佛教的分类标准
    佛教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比如按照传播途径为标准,可以分为南传、汉传、藏传;按照修行特点为标准,可以分为禅宗、净土宗、密宗等。
    但是以上分类,容易给人带来误解,会把佛教人为割裂、对立。比如有朋友会问:“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属于佛教吗”这类问题。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可以避免误解、比较清晰明了——那就是按照佛教思想划分。
    佛教思想是出了名的缜密。它有自己体系完整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
    按照佛教思想的角度分类,佛教可以分为四类。小乘有两个,一切有部和经量部思想;大乘有两个,中观思想和唯识思想。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所以汉传、藏传,都属于中观或唯识的思想。汉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修行的方式上;禅宗、净土的区别,也主要在修行方式上。大家都是大乘佛法,都跳不出中观和唯识的思想。
    三、真经是什么?
    这下,我们可以说说玄奘法师取的“真经”,到底是什么宝贝了。
    在电影《大唐玄奘》中,黄晓明扮演的玄奘法师,见到那烂陀寺的方丈戒贤法师的时候,戒贤法师问他:“你来做什么?”
    黄晓明回答“我来向您学习《瑜伽师地论》。”
    这个《瑜伽师地论》,就是玄奘法师取的重要的真经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而《瑜伽师地论》,则属于唯识思想的核心经典。
    从汉末开始,早在玄奘法师之前,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几百年了。
    但是当时传入的经典并不完整,翻译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几百年后的隋唐之间,中国佛教思想界十分混乱(当然也可以说十分活跃、百家争鸣)。那么,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权威统一的答案;宗派之间争辩,不能有定论。
    而玄奘法师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既然在中国得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去印度看标准答案了。这就是他西天取经的原因。
    当时印度的佛学界,正是唯识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就是唯识宗的经典。而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也主要以唯识宗的经典为主。除了刚才说的《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
    那烂陀寺的方丈戒贤法师,是当时印度佛教领袖,唯识学大师,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
    四、为什么弘扬唯识宗?
    玄奘法师为什么大力弘扬唯识宗呢?
    除了他的个人学习经历外,玄奘法师大力弘扬唯识宗是有原因的。
    刚才说了,玄奘法师以前的佛教界思想混乱,说法不一。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不太喜欢讲逻辑,对重要的名词没有统一定义,自己随意界定,凭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这样,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是自己感觉都挺对的,所以就争吵纷纷没有定论。
    还有,就是缺乏一个明确标准,能清晰告诉你修行的顺序和标准。大家缺乏标准,都以为自己挺牛的;或者凭着自己的想象认为自己已经多么厉害。
    这样,佛学界怎么能给玄奘法师明白的、令人信服答案呢?
    玄奘法师深知以上弊端,所以回国后,大力弘扬唯识宗经典。因为唯识宗的经典,恰恰可以弥补以上不足。
    第一,唯识宗特别强调名相的讨论界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唯识宗很重视名词解释,每一个佛学术语都解释的清清楚楚,大家讨论起来,当然不会有误解。所以唯识宗也叫“法相”宗。
    第二,唯识宗建立了修学次第,并给出修学次第的标准。你在一年级需要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怎么才算合格?二年级如何三年级如何?唯识宗都有标准。
    这样一来,佛教的思想、修学顺序一下子就清晰了。
    所以,玄奘法师对汉传佛教的贡献,真是太大了。
    只是可惜,中国人接受不了唯识宗那样缜密的逻辑思维。等玄奘法师圆寂以后没多久,唯识宗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甚至到了近代,居然要去日本去寻访唯识经典,重新光复。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偃师论坛

    GMT+8, 2024-4-24 10:18 , Processed in 0.1966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