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0

[建议讨论] 一代名媛郑念简历(名媛郑念丧夫入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2 02: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的人是靠着表面的光鲜支撑虚伪的一生,就像张爱玲说的,活得像一件华美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
  
        可是有的人,注定会活成一道风景,一首史诗,即便处在满是虱子的地狱,也能给自己编织一件精美的华服,从里到外活成真正的贵族,比如“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郑念。
  
        说起郑念,她的人生可谓一波三折却又绚烂多彩,她的一生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新中国的成立,又含冤入过狱,六年才得以沉冤昭雪,却不成想出狱之后已经跟女儿天人永隔,之后毅然决然地离开这片伤心地,远赴美国定居,年过七旬的时候又重新活了一回。
  
       


  
       


  
        1915年,北京姚家喜得千金,取名姚念媛,也就是后来轰动中外文学界的郑念。姚念媛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祖父是参与过戊戌变法的清末年间的大儒,父亲曾远赴日本留过学,回国之后在北洋政府身居要职,姚念媛从小接触的就是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自然文化礼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不仅如此,姚念媛还容貌姣好,身材高挑,眉眼间跟当时红遍全球的明星奥黛丽·赫本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在中学期间她就曾登上了当时非常知名的《北洋画报》,成了炙手可热的名媛。
  
        虽然顶着名媛的头衔,但她身上丝毫没有那些名门小姐的骄纵脾气,更不喜欢奢靡的珠宝华服,反倒对古董字画颇有研究。
  
        不仅如此,她还很少去舞会、马会,也很少去看戏听曲,别的少爷小姐嬉闹的时候,她就喜欢一个人读书写字。
  
       


  
        除了自身优秀外,父亲对她的教育也非常重视,鼓励她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跟男孩子一样去读大学。
  
        在父亲的教导和鼓励下,姚念媛最终考上了当时非常知名的燕京大学,毕业后同龄的女孩子大多都已经选了门当户对的婆家,而姚念媛却登上了远洋的游轮,不满20岁就只身前往英国,并且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也是伦敦求学期间,她认识了同为留学生的丈夫郑康琪。
  
        郑康琪和姚念媛在三观上非常一致,在那个包办婚姻的年代,他们勇敢地选择了自由恋爱,并且在英国幸福完婚,结婚之后姚念媛随了夫姓,改名郑念。
  
       


  
        此后夫妻二人学成回国后,郑康琪加入了外交部,紧接着就被派到澳洲驻守,郑念也跟随丈夫远赴澳洲,异国他乡漂泊的日子持续了7年,这期间郑念生下了女儿郑梅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郑康琪并未选择去台湾定居,而是带着妻子孩子回到了上海,如果他当时知道,未来二十年妻女将会经历怎样的磨难,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这个决定呢。
  
        回到上海之后,郑康琪出任了上海壳牌石油公司总经理,因为高额的薪酬,一家人享受了几年安稳日子,三层小楼,有保姆,有管家,跟郑念小时候的生活差不多,她还是保持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每天插花,看书,喝茶,生活好不惬意。
  
        然而老天并没有过多地眷顾她,1957年郑康琪突然病逝,郑念只好扛起家庭的责任,接替丈夫进入壳牌石油公司,成为总经理助理,这一年郑念才42岁。
  
       


  
        因为她博学多识且头脑灵活,在公司屡屡升职,让很多男同事都刮目相看,甚至可以代为行使总经理的职权下发文件,发布电报。
  
        那时候的郑念事业红红火火,女儿郑梅萍在她的教导下也成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母女俩走在街上,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没了丈夫就相当于没了依靠,但郑念却凭借自己的能力,不仅让自己一直过着自己高贵精致的名媛生活,还把女儿教育成材。
  
        这样的女人不管在哪个年代,那都是人人羡慕的女强人呀!如果没有那场十年浩劫,也许她真能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女强人。
  
       


  
       


  
        郑念的美好生活在1966年被彻底打破了,那年8月的一天,一群人高喊着口号闯进她家,要拉她去参加批斗,一场噩梦就此拉开了序幕。
  
        批斗大会之后没多久,郑念的小洋房就屡屡被抄家,书籍字画被焚烧,精致的家具、杯盘被砸得稀碎,但郑念却很淡定,她坚信这些东西她早晚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回来,唯独当那些人举起一只古董花瓶要砸下去的时候,郑念才出手阻拦。
  
        那些都是非常稀有的古董,郑念和砸家具的人说这些可以卖钱,然后能支持国家建设,他们才停止了。
  
        1966年9月27日郑念被关押进了上海第一看守所,女儿则被关进了牛棚,理由竟是她曾经出国留过学,并且有在外企工作过的经验,就这样郑念被安了个莫须有的“间谍”罪名,并且看守所还一直逼她认罪,而此时她已经51岁了。
  
       


  
        从小衣食无忧的郑念,此时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地方会如此肮脏不堪,漆黑的房间,到处都是蜘蛛网、污泥以及霉味。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这个出身名门的大小姐依旧没有分毫的抱怨和慌乱,言辞仪态依旧端庄有礼。
  
        在狱中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找看守员借来了扫帚,扫清了屋里的灰尘和蜘蛛网,用为数不多的饭粒做成浆糊,然后把卫生纸攒下来糊在墙上,这样睡觉的时候就不会蹭到墙上的污泥,还借了针线把破旧的毛巾缝成了马桶垫,用一个脸盆存水洗漱,甚至还给存水的脸盆做了盖子防尘。
  
        除此之外,她双手长时间被反铐在背后,导致整个手都血肉模糊的,这让郑念吃饭都变得困难起来,每次上完厕所拉拉链更是变得异常艰难,但即便如此,郑念依然每次忍着剧痛也坚持要把拉链拉上,因为她觉得哪怕只有一点没拉上,都是一种不体面。
  
       


  
        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她可以放声嚎哭,这样看守人员说不定会发善心,给她解开手铐,但她坚决不这么做,她说“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才可以发出那种嚎哭的声音,这实在太不文明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不管身处多么糟糕的环境,郑念都不容许自己有片刻的不体面,不管遭遇多么难堪,她每天都会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在狱中的日子,除了生活习惯没改变,在思想上郑念也不曾松懈片刻,为了防止被关押太久脑子长期不用思维缓慢,她在监狱里还不停地读看守员给她的《毛选》,还会回忆和背诵诗词以及曾经读过的书籍,用来锻炼自己的大脑,防止思维老化。
  
       


  
        因为莫须有的罪名,郑念就这样在监狱被关了六年半,期间有不少人都软硬兼施地多次审问她,就是为了让她承认自己就是“间谍”。
  
        但不管审讯的过程在她身上留下多少难以祛除的伤疤,精神和肉体遭受了多么严酷的摧残,她都坚决不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甚至连求饶、哭闹都没有,在她眼里那不是一个名门贵女应该做的,她有刻在骨子里的风骨和气节。
  
        终于在1973年,郑念跟监狱的人一起被无罪释放,然而当他们走出监狱的时候,大多数已经被迫害得疯疯癫癫,可唯独郑念眼神依旧清澈,神态依旧淡然,脚步轻盈,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扎实。
  
       


  
       


  
        出狱之后,郑念并不接受无罪释放的说辞,她坚持要求当时抓捕她的人和在监狱审问她的人公开道歉,虽然当时这些人都非常不屑,但几年之后还是遵从了郑念的意愿。不止他们,所有参与其中并且为了一己私欲而对他人强加迫害的人,全都公开忏悔致歉,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只是那时候郑念已经心碎,远走他乡了,因为她出狱之后第一时间去寻找女儿的时候,才得知郑梅萍已经在她被捕后的第二年不幸遇难,起初他们还告诉郑念,她女儿是自杀。
  
        但郑念根本不相信,后来经过秘密调查,她才知道女儿是被人活活打死之后推下楼伪装成自杀的,然而那个刽子手却仅仅得到了十五年有期徒刑的惩罚。
  
        至此这片当年她深爱着的故土,已经变成了心碎的荒原,年近花甲的郑念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上海,经由香港转到美国定居。
  
       


  
        如果按照传统观念,此时的郑念已经算是位孤寡老人,但是她却依旧凭借自己的能力让生活逐渐充满阳光、鲜花和掌声。
  
        她快速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学会了使用当时国内还没有的自动贩卖机,自动取款机,还学会了开车,独居的小院也被她打理得温馨舒适,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要开始安度晚年的时候,郑念却用行动宣布,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1987年,已经72岁的郑念,出版全英文小说《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纪念无辜死去的女儿,回忆那段昏暗的岁月,和当年那个不屈不挠的自己。
  
        后来程乃珊和母亲一起把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版的《上海生死劫》,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本书在国内已经停止发行。
  
        当年这部作品在英美文学界还引起了强烈反响,郑念也带着它走进了美国多所高校,举办个人演讲。
  
       


  
        讲台上的郑念已经年近80岁,一头花白头发梳得分毫不乱,一身职业装穿得笔挺庄重,但她更像一位智慧的长者,而非迟暮的老人。
  
        出版演讲的收益,郑念用女儿的名字创立了梅萍基金,用来资助只身在外的优秀中国留学生。
  
        无论那个时代,那片故土曾经给她留下多么血淋淋的回忆,但郑念依旧对家国故人保持着最纯粹的赤诚。
  
        就像她在书中最后一句写的那样“只有苍天知道,我曾千百倍地努力,要忠贞于我的祖国,可是最终还是完全失败了,但我是无愧的。”
  
       


  
        90岁高龄的郑念,在美国依旧保持着优雅的生活状态,依旧喜欢穿旗袍,早上起床要画眉,出门要涂口红,头发可以不染但一定要利落,她还跟随潮流,穿起了当时流行的尖头皮鞋。
  
        除了读书、演讲,郑念还学会了老年迪斯科,经常梳妆精致地到舞池中去放肆一番。虽然皱纹已经爬上她的脸庞,深深的眼袋已经无法用妆容掩饰,但是郑念的眼睛却永远清澈明亮。
  
        多年老友在美国见到她的时候,非常惊讶,因为那双眼睛与少女时代的郑念分毫不差,而且永远都保持着端庄温柔的微笑。
  
        93岁的时候一场意外再次打破了郑念华丽的生活,因为洗澡摔了一跤,被热水烫伤之后出现了严重的伤口感染,医生告诉她可能只剩下一年的日子,郑念却笑了,她说“我已经活够了,我要准备回家了”。
  
       


  
        94岁郑念在华盛顿去世,根据她的遗嘱,后人将她的骨灰跟丈夫女儿的一样,洒进了太平洋,因为她说太平洋连通着中国,这样就能随水飘回上海。
  
        郑念被称为“中国最后一名贵族小姐”,她的高贵是刻在骨血里的,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人心多么险恶,事态多么不公,她始终保持着最理性的头脑,最优雅的气场,即便被埋在尘埃里,她也能为自己找到一方净土,即便被打入深渊,她的灵魂依旧高贵。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偃师论坛

GMT+8, 2024-4-30 03:30 , Processed in 0.6432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